| 廣西新聞網 > 首頁欄目 > 時政頭條 > 正文 |
【為誰辛苦為誰忙】山村喜宴:熱騰騰的幸福與希望 |
2017年01月02日 15:43 來源:央視網 編輯:利雪娟 |
|
系列報道《為誰辛苦為誰忙》,讓我們走進河北省內丘縣的一個小山村。這個小山村名叫田白芷村,今年7月遭遇了一場洪水。最近,村里一位年輕人娶媳婦,村子里也出現了久違的熱鬧。這是災后村子里的第一場喜事,一家辦事兒,全村幫忙,許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都特地回來,為籌備喜宴忙碌了起來。
這位村民是一個煤礦的井下工人,這次為了喜宴專門調班回來了。
記者:辛苦唄? 張振忠 煤礦工人 43歲:能不辛苦?黑得受不了,看咱上面燒這個炭就知道了,冒這個煙就知道了。 記者:在下邊一天工作多長時間? 張振忠:說八個,算下來就十一二個小時了 記者:你今年都是為誰辛苦為誰忙? 張振忠:為老人,為老婆孩子忙唄。 記者:你為誰辛苦為誰忙?
田紅強 小賣部老板 40歲:為誰辛苦?為家唄,為孩子上學。 記者:你這一年到頭都為這倆孩子了。 田紅強:對。 村里的年輕人多數在外打拼,上了歲數的老年人也沒能閑下來,這位村民今年68歲了,還養(yǎng)種著三畝山地。 記者:那你自己怎么從山上把糧食運下來?
寧小順 農民 68歲:背、扛、擔。 記者:每次你背多少斤? 寧小順:每次我還能背80斤。 記者:背起來也是汗流浹背。 寧小順:那是正常的,背起來一邊走,帶一條毛巾。 記者:平時也起早貪黑干活去? 寧小順:上了歲數那都太累了,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,能干多少干多少,不能說把咱累倒。孩子們都在外面打工,這不是給孩子們增加負擔?咱少干點,保證有個好身體,又是自己的幸福,又是減輕孩子們的負擔。 忙完手上的活,寧小順說不放心老伴兒,要回家看看。寧小順的老伴兒八年前得了癌癥,一年要住兩次院,八年來,百分之六七十的醫(yī)療費都能通過醫(yī)保報銷,這對他們一家來說,著實是份安慰。 記者:你今年有最高興的事兒沒有?
田巧書 農民 66歲:有。 記者:啥事兒最高興? 田巧書:孩子們對咱也挺好,老頭子對咱也挺好,鄉(xiāng)里縣里現在對咱都不賴,現在畢竟條件好了,能不高興啊。誰待這個老百姓也不賴,吃藥報銷、住院報銷,這不是咱大幸福啊!是不是啊? 記者:老爺子,你覺得今年過得怎么樣?
孫振忠 信用社職工60歲:村里娶媳婦兒的,怎么也是高興的事兒。 記者:都為誰辛苦為誰忙了? 孫振忠:哎呀,上有老下有小,倆老人都八十多了,孩子們都上學呢,為家庭忙,為社會吧。 記者:那你忙忙碌碌、辛辛苦苦一年有啥回報沒有? 孫振忠:老人高興,咱們心眼兒里就高興唄。老人高興不是最大的幸福啊?一進門別管老的多大歲數,別說健康,就是在炕上躺著,說一進門有老爹老娘在家,覺得這是家。 結束了一天的忙碌,喜宴的準備工作完成了,小山村進入了夢鄉(xiāng)。凌晨六點,天還沒亮,迎親的車隊已經到了,婚禮的主角登場了。 記者:早起,早早都醒了?
新郎張曉 煤礦電工 22歲:沒睡。 記者:為啥沒睡��? 新郎張曉:激動地睡不著,今年完成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兒。 七點,長長的迎親車隊要向縣城出發(fā)了。新郎上車后,母親似乎并不放心。
新郎母親 田全芹 農民 46歲:咱就是盼著這一天。 記者:盼這一天盼了多少年? 新郎母親:盼了四十多年了。
新郎父親 張建華 鐵礦工人 46歲:今年最高興的事兒,就是覺得孩子娶媳婦了,最高興了,給孩子成家了。 記者:為孩子結婚 ,你付出啥辛苦了? 新郎父親:地底下干活,山里面鉆那個洞。 記者:一天打眼打下來,手啥感覺? 新郎父親:手震得都麻。 十點過后,十里八鄉(xiāng)的親朋好友陸續(xù)趕來,為新郎上賀禮。 這是新郎的姑姑,退休后就一直在天津給兒子看孩子。老來本應故土難離,但為了孩子,他們情愿“漂”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。 記者:還要在天津待到什么時候?
新郎姑姑 張秀琴 退休職工 63歲:那沒準了,這幾年回不來。能帶孩子就帶,能幫忙就幫忙唄。俺看著孩子們踏實。 中午十二點,喜宴開始。小火燉出的紅燒肉,剛出鍋的整條酥魚,一個桌上擺上十道菜磕著瓜子,吃著喜糖、聊天。 等熱熱鬧鬧的喜宴結束,小山村又將恢復往日的寧靜。一對新人很快要奔赴外地,為未來謀幸福。留在村里的人,打拼在外的人,又要開始新一輪的辛苦和忙碌。為誰辛苦為誰忙,這個少有提及的問題,也許村民們未曾認真想過,但是他們都用自己的付出在給出答案。
|
|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|
| >>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|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