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網記者程琦5月6日報道:拿出手機、下單賣菜……,如今“手機買菜”已經成為申城市民日常買菜做飯方式之一。近日,在申城的街頭“外賣小哥”在幫助市民們外送美味佳肴的同時,又多了一項新“任務”,負責起了“送菜”,讓喜歡自己下廚的市民們又多了一個買菜的渠道。
據了解,這是原本負責外賣業(yè)務的“美團”新推出的“買菜業(yè)務”。打開手機App,從早上7點開始至晚上21點15分結束,市民不管是出門前做早飯、還是下班回家做晚飯,都可以通過“手機下單,送菜到家”,而在配送的品類上,“買菜”則聚焦“廚房”場景,包括新鮮蔬菜、水果、肉禽蛋、海鮮水產、米面糧油等“三餐食材”。
家住長寧區(qū)的顧女士是一名“外賣愛好者”,賢惠的她近來又想著自己下廚為家人添置豐盛的晚餐。她表示,打開一個手機app,既可以買菜也可以叫外賣,很方便。忙碌的時候直接叫外賣,想下廚的時候,下班回家的路上就可以下單,等回到家,菜也送到了;周末如果不想出門,手機點一點就能買菜,臨時想買蔥姜蒜等等也很方便,半小時左右就能送到家門口。
據悉,“美團買菜”還推出了“早市新鮮”、“晚市特惠”專場,方便市民“逛早市不用起早、下班回家也能買到新鮮菜”。如,每天早上7點至11點,主打“新鮮”的早市開啟,各種蔬菜、水果、肉禽蛋、魚蝦貝蟹等三餐食材新鮮上架,每天下午4點至晚9點,主打“實惠”的買菜晚市專場啟動,每日推出數十種特價和低至5折起的折扣商品。
那么“美團買菜”如何保障所送菜品“物美價廉”呢?該業(yè)務的相關負責人表示,美團買菜采取自營模式,可以更好地保障蔬菜等生鮮食材的品質與配送服務質量等。目前,已在滬開出多家便民服務站,本周內還將連開高平路、汶水東路2個新站點。屆時,服務范圍將覆蓋長寧、靜安、虹口、楊浦、浦東等多個市轄區(qū)的居民區(qū)。同時,目前還可以“0元起送、免配送費、最快30分鐘送達”,配送范圍一般為服務站點周邊2公里內。
此外,記者查詢發(fā)現,其APP端還推出了“今天吃什么”欄目,匯集了數百種菜譜。市民可以在此找到心儀菜品的做法、做菜步驟等,直接把菜譜相關食材一鍵加入購物車,一次性配齊相關食材。
其實,不僅僅是美團,不少申城的市民發(fā)現,進入2019年與消費者“菜籃子”息息相關的買菜類App 逐漸增多,叮咚買菜、每日優(yōu)鮮、甚至餓了么也上線了“買菜”功能,“互聯網買菜”已經開始成為商家們角力的新戰(zhàn)場。
對此,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,根據市場分析,生鮮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,并且隨著中國人口數量的增加,未來生鮮電商市場具有很大潛力。從目前的生鮮市場來看,本地菜市場有時效性,超市覆蓋不夠密集,加上一二線城市生活節(jié)奏加快,一些居民特別是上班族,買菜難問題突出,所以買菜領域具有較大的用戶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