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新聞網 > 首頁欄目 > 滾動新聞 > 正文 |
阿拉善20年變遷記:從“風吹石頭跑”到“如詩如畫” (2) |
2020年07月14日 15:04 來源:中國新聞網 編輯:韋幸文 |
圖為如詩如畫的阿拉善美景�!院� 攝 居延海的變化,只是阿拉善盟整體發(fā)生巨變的縮影。 王新民介紹說,當地官方將生態(tài)治理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,其中最主要的舉措就是“阻止當地三大沙漠握手”。 “我們通過大力實施‘三北’防護林、退牧還草、天然林保護等重點生態(tài)工程,打破了在200毫米以下降水地區(qū)不能飛播造林的定論,持續(xù)開展飛播造林,累計飛播造林636萬畝�!蓖跣旅窠榻B說,經過多年奮戰(zhàn),已有很大成效。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,經過數十年奮戰(zhàn),阿拉善盟官方在上述三大沙漠之間已累計完成營造林1935萬畝,特別是在騰格里和烏蘭布和沙漠建成兩條總長460公里、寬3-20公里的大型防沙阻沙林草防護帶,形成“綠帶鎖黃龍”之勢,保障了河西走廊、寧夏平原、河套平原等商品糧基地以及中國西北、華北、京津冀地區(qū)的生態(tài)安全。 “具體沒統計過,但現在刮沙塵暴的次數越來越少了,樹越來越多了。”孟和巴依爾驚奇地說。 阿拉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逐年變化,也讓這里的民眾過上了“小康生活”。 “我們過去周圍都是沙子,一刮風就把羊圈和羊都壓住了�!崩钚忝肥前⒗泼税⒆笃彀蛷┲Z日公蘇木浩坦淖日嘎查的民眾。她說,這幾年中,當地開展飛播造林改善了環(huán)境,還帶來了可觀的綠色收入,幫助他們實現脫貧致富。 圖為如詩如畫的阿拉善美景。 曉涵 攝 當地官方資料顯示,如同李秀梅這樣的民眾,在當地嘎查共有60戶。每年7月份是飛播林采種期,她和家人通過采收、銷售花棒、沙拐棗等種子增加收入,至少能有2萬多元(人民幣)。 當地環(huán)境的漸次變化,也在帶動著當地的旅游業(yè)。 “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連續(xù)10多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�!卑⒗泼宋穆脧V局副局長包凱峰說,當地以汽車越野、額濟納胡楊、巴丹吉林沙漠、觀賞石寶玉石等為主題策劃實施品牌賽事節(jié)慶活動,如今已成為阿拉善盟的品牌。 “一些來過這里的外賓們都豎起了大拇指,不住點贊�!卑鼊P峰如是說。(完)
|
||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|
>>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