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廣西新聞網 > 首頁欄目 > 滾動新聞 > 正文 |
湘江畔,敬仰向死而生的精神偉力 |
2021年01月29日 18:02 來源:光明日報 作者:周仕興 編輯:徐世杰 |
|
廣西桂林興安縣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。資料圖片 廣西桂林興安縣界首渡口。資料圖片 興安縣委黨校組織培訓班學員到湘江戰(zhàn)役界首紅軍街進行黨性教育現(xiàn)場教學。資料圖片 1934年冬,中央紅軍長征過境廣西,在桂林市全州、興安、灌陽三縣經歷了7天的湘江戰(zhàn)役。數(shù)萬英勇的紅軍將士浴血奮戰(zhàn)、向死而生,最終突破國民黨反動派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,經由資源、龍勝、靈川向西北進發(fā)。 87年后,我們沿著湘江一路尋訪,當年被紅軍戰(zhàn)士鮮血染紅的江水依然靜靜流淌,沿江兩岸草木蔥蘢,百姓生活欣欣向榮。回望湘江,這場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(zhàn),怎樣使中國革命走上勝利新起點?湘江戰(zhàn)役中書寫的軍民魚水情,如何續(xù)寫時代新篇章? “三年不飲湘江水,十年不食湘江魚”—— 紅軍在至暗時刻苦苦探尋希望的曙光 “英雄血染湘江渡,江底盡埋英烈骨;三年不飲湘江水,十年不食湘江魚�!毙凶咴诠鸨钡那嗌骄G水間,這首詩總在記者腦海中揮之不去。 “湘江戰(zhàn)役是紅軍長征途中最慘烈的一次戰(zhàn)役。這首詩所描述的,正是當時的壯烈場景。”桂林紅軍長征湘江戰(zhàn)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黃利明說。 1934年11月底,紅軍被壓在桂北東西縱深80公里、南北100公里的錐形地帶,急迫需要渡過湘江。 12月1日凌晨,光華鋪阻擊戰(zhàn)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。當天凌晨3︰30,中央局、中革軍委、總政治部聯(lián)合發(fā)來一封緊急電報,命令紅一、紅三軍團不惜一切代價搶渡湘江:“我們不為勝利者,即為戰(zhàn)敗者�!边@句軍令,至今鐫刻在興安縣界首鎮(zhèn)紅軍堂的墻面上。 “在戰(zhàn)斗最危急的時刻,上到軍團總指揮、下到基層指揮員,全都沖鋒陷陣、一馬當先�!秉S利明介紹說。據記載,共有14名團以上干部倒在湘江兩岸。 紅一軍團二師五團政委易蕩平在腳山鋪阻擊戰(zhàn)中身負重傷,倒在血泊中。敵人手持刺刀沖過來的時候,他不愿做俘虜,一把奪過警衛(wèi)員手中的槍,朝自己扣動扳機,獻出了年僅26歲的寶貴生命。 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,帶領部隊負責全軍后衛(wèi),腹部被子彈打穿,昏迷中被俘。醒來時,他從腹部傷口處把腸子掏出扯斷,為革命勝利流盡了最后一滴血。 “紅軍在敵眾我寡的湘江戰(zhàn)役中能突圍,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部隊領導身先士卒,全體戰(zhàn)士視死如歸,在最危急的時候眾志成城,最終得以突破湘江封鎖線,為革命勝利保留火種�!秉S利明說。 經湘江一役,紅軍從8.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�!皯�(zhàn)士的鮮血染紅了整條江��!”全州縣鳳凰鎮(zhèn)鳳凰村蔣濟勇老人眼含熱淚。戰(zhàn)斗結束后,群眾在江邊挖了個大坑,掩埋紅軍英烈三天,更多的烈士則沉入江底,“其慘烈空前,悲壯絕后”。 面對生死存亡,紅軍指戰(zhàn)員在至暗時刻苦苦探尋希望的曙光。
|
||
|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|
| >>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|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