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阿布扎比3月16日電 題:長大后我就成了你
中新網(wǎng)記者 王祖敏
當特奧小將邂逅奧運冠軍,阿布扎比國家會展中心體操館見證了一次令人感動的奧運精神傳承。
當?shù)貢r間16日,第十五屆世界夏季特奧會進入第二天的比賽,中國15歲小將李想獲得2金4銀1銅(6個個人單項和男子全能),在所參加的3次特奧會上收獲了13枚獎牌。
在2015年的洛杉磯特奧會上,11歲的他就獲得了體操項目1金2銀2銅的好成績。兩年后,他又出現(xiàn)在奧地利冬季特奧會的賽場,并斬獲了短道速滑的銅牌。而促使他選擇體操、并最終登上特奧會冠軍領獎臺的動力,卻來自于與奧運冠軍李小鵬的一次邂逅。
2014年,在上海浦東新區(qū)輔讀學校就讀的李想,見到了前去探訪的李小鵬。當時已經(jīng)退役的李小鵬是4枚奧運金牌和16個世界冠軍得主,超越“體操王子”李寧,成為中國獲得世界冠軍最多的體操選手。
那時,家人其實并不希望李想選擇容易受傷的體操項目,但在李小鵬的陪伴下玩游戲、做練習,10歲的李想第一次接觸到了真正的體操運動,也從此確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“理想”:成為體操世界冠軍。李小鵬也成為這個唐氏綜合癥孩子念念不忘的偶像。
為了能實現(xiàn)自己的目標,拉近與偶像的距離,小李想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體操運動之路。
對于健全孩子而言,體操訓練都有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單調(diào)枯燥、艱難痛苦,對于一個心智發(fā)育不全的孩子來說,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堅持更是難以想象。
“每個動作每次50遍、100遍地練習、修正,別的小朋友練一會兒休息幾分鐘,可他就是不休息,受傷了還讓教練瞞著我。”說起李想當初訓練的情形,媽媽楊建英依然滿是心疼。
向著夢想奔跑的李想脫穎而出。短短一年之后,他成為洛杉磯特奧會中國代表團中的一員,在11歲的時候迎來了第一個世界冠軍頭銜。
但既然選擇了李小鵬作為偶像,他奔跑的腳步就不會停止。
在本屆奧運會開幕之前,他給李小鵬寫了一張紙條:“小鵬哥哥你好,我叫李想,是一名特奧冠(軍),我非常喜歡你喜歡體操,我要努力成為和你一樣的世界冠軍。”
開幕式上,李想終于迎來與偶像交流和相處的機會,與李小鵬手拉手隨中國代表團一同入場。
抵達阿布扎比后,李小鵬接受了媒體采訪。他說:“非常榮幸因為體育與李想走到一起。收到他的紙條后,我非常感動。整個開幕式上,我一直牽著他,希望能給他傳遞更多的能量,更希望他以后無論是在運動中、還是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。”
李小鵬認為,在李想身上,充分體現(xiàn)了不懈努力、追求更高目標的體育精神。爭金奪銀雖然不是特奧會的主旋律,但對金牌的爭奪、對勝利的追求,會喚醒這些孩子更多的潛能,讓他們時刻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斗志。
而在阿布扎比的體操賽場,李想再次用7枚獎牌詮釋了這種精神和斗志。
“長大后我就成了你”,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“追星”故事,更是一次奧林匹克精神的薪火相傳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