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國減貧故事)城市白領廣西農村創(chuàng)業(yè) 種植火龍果帶“火”貧困村
中新社南寧8月21日電 題:城市白領廣西農村創(chuàng)業(yè) 種植火龍果帶“火”貧困村
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
她是一名“80后”城市白領,父親是廣西閩商的領軍人物,創(chuàng)辦的企業(yè)是多個行業(yè)的龍頭企業(yè)。她頭頂著“白富美”的光環(huán),最終卻選擇從零開始,赴農村創(chuàng)業(yè),做一名現(xiàn)代農民。她就是廣西金福農業(yè)有限公司總裁蘇秀清。
近日,“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”主題采訪報道活動走進廣西隆安縣火龍果示范種植基地。記者在那里見到了蘇秀清,她一身時尚打扮,清秀而干練。
蘇秀清一直不想依附在父親的光環(huán)下生活。學生時代,她就利用課余時間兼職,走街串巷賣奶茶,也曾在咖啡廳做服務員。畢業(yè)后,蘇秀清在法院工作了兩年,隨后她毅然辭職,開啟創(chuàng)業(yè)生涯�!爱敃r沒要家里一分錢,就想做出成績證明自己�!碧K秀清說。
蘇秀清選擇做農業(yè),緣于臺灣一位從事火龍果種苗培育的朋友。經(jīng)過市場調查,蘇秀清發(fā)現(xiàn),中國國內銷售的火龍果95%以上都是越南品牌,國內品牌空缺,隱含著巨大商機。而廣西隆安縣的氣候和緯度,很適合種植火龍果。
2014年9月,嗅到商機的蘇秀清成立廣西金福農業(yè)有限公司,在隆安縣租下200畝土地,開始種植火龍果。蘇秀清在隆安的培育基地里與火龍果朝夕相處,一年多的勞作,讓她變成了一名精通農事的城市白領。不錯的效益,讓蘇秀清決定在隆安規(guī)�;N植火龍果。
從小在家族企業(yè)里耳濡目染的蘇秀清,把工業(yè)管理理念植入農業(yè)生產。她從臺灣進口果苗和防草地布,從以色列進口水肥一體化系統(tǒng)。她要求給火龍果施肥要像給嬰兒喂配方奶一樣精準。為提高火龍果的產量和品質,她大膽采用先進的燈光補給系統(tǒng),模擬不同時段的太陽光波給火龍果催花,使火龍果每年新增3個月的掛果期。
催花燈的應用,使蘇秀清成了浪漫夜景的制造者。每當夜幕降臨,火龍果園的催花燈點亮夜空,20多萬盞催花燈爭相閃耀,宛如散落大地的滿天星辰。火龍果基地因此成為游客的“網(wǎng)紅打卡地”。
如今蘇秀清團隊培育出的火龍果每畝平均產量達6000公斤以上。目前基地種植面積達5500畝,已成為廣西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的紅心火龍果種植基地。年產鮮果9200噸,年產值1.288億元(人民幣,下同)。產品獲綠色農產品認證,在北京及廣州等高端市場供不應求,并于2016年成功打入香港市場。2019年,該公司火龍果在香港的銷售收入達65萬元。
金福公司的火龍果“火”起來后,也帶火了周邊村民的日子。隆安縣丁當鎮(zhèn)白馬村板廖屯的廖榮芝,就是在金福公司的幫扶下脫貧的“建檔立卡”貧困戶。
廖榮芝一家六口原居住在老舊的泥瓦房里,夫妻二人要照顧兩個小孩和贍養(yǎng)毫無勞動能力的父母,靠耕種僅有的1.5畝水田和3畝旱地生活,日子過得非常艱難。蘇秀清將廖榮芝夫婦招進火龍果基地從事火龍果護理工作。兩口子一年工資收入達72000元,女兒學費問題迎刃而解。如今,廖榮芝家已蓋起100多平方米的磚混結構新房。
2014年至今,金福公司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公益活動,與隆安縣丁當鎮(zhèn)的10個貧困村簽訂了企業(yè)幫扶計劃,這些貧困村均已脫貧;公司通過土地租金、務工工資、入股分紅等方式,累計幫扶貧困戶10116戶、39869人。蘇秀清因此獲得了社會和民眾的好評,她被評為“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”,并榮獲2019年廣西五一勞動獎章。(完)